索引号 | 5304002025160304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5-22 |
遨游太空的云南冬樱花种子在华宁播种
工作人员将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点播在容器袋中。
5月18日,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遨游太空的220克(1800粒)云南冬樱花种子,在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师生和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员工的共同见证下,在华宁县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基地播种,标志着云南冬樱花太空育种迈出关键一步。
记者在播种现场看到,尽管细雨飞扬,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高涨的热情,一粒粒饱满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点播在容器袋中。“这批种子播种后,通过科学养护,大约半个月就可以破土出苗,待苗高1米左右即可进行移栽培植,预计三年后就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赋介绍,在云南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技术指导下,下一步,公司将开启地面实验工作,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培育出太空樱花新品种。
2024年9月27日,中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1日,卫星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精心挑选的220克(1800粒)云南冬樱花种子随行“回家”。
太空育种是借助微重力、强辐射、超低温等太空极端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的创新育种方法。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等显著优势,能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优良的种质资源。然而,太空诱变存在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地面选育工作极为关键。
“把好的植株筛选出来进行扩繁后,就可以申报为新品种,培育出目前市场上没有的、比现有品种更加优秀的樱花品种,这就是我们做太空育种的目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教授关文灵表示,作为培育太空樱花品种的合作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今后的重点工作是与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对太空樱花种子生长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和记录,进行稳定性、评价比较等一系列科学测试,从中筛选出性状更优异的新品种,运用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变异植株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其适合种植的区域和环境,为大规模嫁接扩繁和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是我国野生樱花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冬樱花又称云南早樱,是唯一在冬季开花、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观花木本树种。截至2024年,我国樱花苗木种植生产面积已达60余万亩,已授权200多个樱花新品种,但真正具有显著推广价值的却不足10%。此次云南冬樱花太空育种,对于创新樱花种质资源,丰富我国樱花品种,加快樱花产业国产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佳 漆海军 文/图)
相关阅读:
- 遨游太空的云南冬樱花种子在华宁播种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