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5316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0-05-12 |
新平县建兴乡教育扶贫“拔穷根”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合春
新平县建兴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瞄准教育扶贫,成立教育扶贫救助及奖励基金,带动建兴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2019年,建兴中心学校中考成绩喜人,6名学生被玉溪一中录取,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380.13分,位列全县第一。该乡“教育脱贫一批”的举措,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坚定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告别贫穷的信心,有力促进了贫困家庭在根本上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成立教育扶贫基金“拔穷根”
白墙青瓦,操场宽阔;几净窗明,书声琅琅;饭香四溢,宿舍温馨。位于新平县西南部的建兴中心学校,地处哀牢山主峰中段东麓,是新平县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学校,全校现有学生1492名,90%以上为留守儿童,是新平县留守儿童最多的学校。走进学校,一切井然有序,教室里,学生坐姿笔挺,认真听课;餐厅里,餐桌摆放整齐,环境洁净卫生;宿舍里,被子折叠得方方正正,生活用品整齐排列,丝毫不觉得置身于贫困山区。
“之前,学校教学质量起色不大,家长不放心、不信任,每个学期都会有部分学生转出去。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力推进,学校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如今,只有学生转进来,没有转出去的,户口不在建兴乡的外地学生有300多名。”校长张忠伟告诉记者。
在过去,读书没用处等思想影响了大部分学生。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如何推进教育扶贫促进脱贫、防止返贫?2017年,玉溪市政府办公室帮助建兴乡成立了全市首个“教育扶贫救助及奖励基金”,以助力该乡精准扶贫、摆脱贫困。
“如今,教育扶贫基金得到了更多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平东绿公司、新平德康公司纷纷解囊。教育扶贫救助及奖励基金帮扶贫困学生、奖励优秀教师,在乡里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氛围。”建兴乡乡长李钢说。
“爱”的教育助孩子幸福成长
2019年的暑假,建兴乡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赵俊东双喜临门,他收到了两份特殊的礼物,一份是玉溪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是乡里向他发放的教育扶贫救助金2000元。赵俊东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条件差,获得教育扶贫救助金,一方面缓解了家庭压力,一方面也是一种激励。
“考取市属三所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同时,为建兴乡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也给予奖励。”李钢告诉记者。
教育扶贫基金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勤学上进的精神。学校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多年摘得全县桂冠,老师、学生精神面貌大为转变。九年级学生李明姣是班上转变最大的一位,她告诉记者:“小学时我成绩不好,进入中学后,老师帮助我、鼓励我,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再教我如何读书。以前想能读个职中就不错了,现在我想考玉溪一中,以后学计算机编程。”
像李明姣一样发生转变的孩子还有很多。此前,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一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鼓励与肯定,厌学情绪严重。为此,学校将“爱”的教育贯穿始终,提出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都能发展、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并从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倡导四个尊重: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自己,给予孩子犯错的机会,用“爱”来包容孩子。
如今的建兴中心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师生关系融洽,校园文化浓郁。“教育扶贫”的举措,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坚定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并顺利完成学业,扬起了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
相关阅读:
- 县纪委监委推动廉政教育走深走实 2025-05-16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05-15
- 党建引领产业兴——大西村民共奔致富路 2025-05-15
- 兴蒙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2025-05-14
- 洛河乡304座电烤房变身菌菇厂 2025-05-14
- 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2025年教育矫治物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5-13
- 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2025年教育矫治物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5-12
- 玉溪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2025-05-12
- 咪哩乡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2025-05-12